郭錦龍醫師
案例一: 甄可蓮,「真的很可憐」
甄可蓮今年已經5歲,是甄家的獨生女。有著一雙明眸大眼,白裡透紅的小蘋果臉,讓人不愛她都難!可是打從出生開始,她的遭遇一直很「可憐」!由於反覆的雙側積液性中耳炎,讓她成為醫院的常客,甚至全身麻醉接受雙耳「中耳通氣管置入手術」,看在爸媽眼中著實不捨。好在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耳積水的次數逐漸減少,而爸媽也以為情況越來越好而疏於帶可蓮回門診追蹤。
近日來,爸媽覺得常常在叫可蓮的時候,她的反應都慢了一拍才回應,甚至從左邊叫她,她卻側右耳過來。起初爸媽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可蓮跑來向媽媽說:「媽咪,我左邊的耳朵會流出臭臭的東西。」這時爸媽才發覺不對勁,馬上帶她到耳鼻喉科門診就醫。
醫師用內視鏡仔細檢查可蓮的耳朵,拍下照片後指著病灶跟爸媽解釋:「甄女士,甄先生,你們女兒的耳朵長了珍珠瘤,必須要開刀處理。」
醫師才一說完,慌張不知所措的媽媽抓著醫師的袖口:「珍珠瘤!?我女兒耳朵怎麼會長珍珠?要開刀?吃藥不會好嗎?」
案例二: 趙億典,如果「早一點」
家住宜蘭,今年16歲,準備參加國中基測的趙億典,小時候曾經因為反覆積液性中耳炎而接受雙耳「中耳通氣管置入手術」。後來長大一點後,中耳積水的情形大幅改善,通氣管也自行掉落,不過耳鼻喉科醫師提醒億典的爸媽,
醫師:
「億典的耳膜有些許的塌陷,目前不至於影響到聽力,但以後還是要規律的追蹤,尤其如果聽力變差要立即回診。」
爸媽:
「謝謝您,醫師。億典的聽力如果變差我們一定會馬上帶他來看您。」
一句再平常不過的回答,卻透露了爸媽抓錯醫師所說的重點!醫師的重點是「要規律的追蹤」,爸媽卻只以為「如果聽力變差要立即回診」。一個「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的誤會卻為日後埋下可怕的隱憂。
億典上了小學後,功課非常好,也喜歡幫忙班上事物,是同學眼中的模範生,也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一天晚上,億典正為國中基測努力K書,突然覺得右邊嘴角有點麻麻的,剛好晚上吃過麻辣火鍋,心想應該是辣椒吃太多的關係,也就不放在心上。
過了5天,億典一早醒來準備刷牙時,突然覺得右邊嘴角張不太開,右邊臉頰也覺得鈍鈍的。億典心裡覺得毛毛地,趕緊跑去找爸爸。爸爸見狀覺得事態嚴重,即使家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他還是立刻叫計程車帶著億典大老遠從宜蘭郊區衝到他小時候接受「中耳通氣管置入手術」的台北市醫學中心耳鼻喉科找醫師求救!一路上父親不斷安慰億典一切都會沒事,但深鎖的眉頭卻從未緩和,焦急的眼神流露出父親對小孩的不捨與愧疚,更充分展現了父愛的偉大!這一切看在億典的眼中,卻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
到了醫院,醫師仔細地作了全面性的檢查,包括耳鼻喉科學及神經學檢查。只見醫師馬上拿了億典的舊病歷翻來翻去,緊閉雙唇抿成一直線,眉頭卻逐漸深鎖,突然蓋上了病歷,抬頭看了億典爸爸,
醫師嘆了口氣說:
「趙先生,億典之前耳膜有塌陷情形,早跟你們說要規 律地追蹤,你們怎麼整整3年沒來追蹤?!」
這時站在檢查椅旁的爸爸搔著頭不好意思地回答說:
「醫師真的很抱歉!因為億典從來沒抱怨說聽不見或聽不清楚,上課也都沒問題,他...他功課也都一直很好,還是班上的模範生!加上我們住在宜蘭鄉下,來台北一趟真的很不方便,啊...啊億典最近也都在準備國中基測,我們怕影響他唸書,所以就疏忽了。醫師,他到底怎麼了!?」
醫師表情突然更嚴肅了,回頭看了億典一眼,張大了雙眼瞪著爸爸說:
「趙先生,億典中耳長了很大的珍珠瘤,看來應該是已經侵犯到顏面神經,所以才會出現右邊顏面麻痺。至於聽力一直沒出現問題,可能是珍珠瘤太大取代了聽小骨的傳音功能。不管如何,我建議他立即住院安排電腦斷層,可能的話盡快接受手術治療。」
一聽到「瘤」的爸爸瞪大了雙眼,楞了一下才回神:
「珍珠瘤!?這麼嚴重!呃...這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