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錦龍醫師
陽明腦科所博士
陽明腦科所博士
不管在公家或私人單位,科研人員如果想繼續往上升等,取得教育部定教職是存活下來最基本卻也是唯一的方式。國內獨特的升等制度,不合理地突顯教職的稀缺性,讓科研人員即使搶破頭,也不一定能順利取得教職資格。
在所有申請的職業別中,臨床醫師因為養成教育時間相當長,加以學校能釋放給醫師的教職缺額十分有限,導致醫師申請教職過程,難上加難。一般非醫科的研究人員,可能26-28歲可以拿到博士學位,30歲以前可能有辦法以博士學位申請教育部定助理教授。然而臨床醫師就沒辦法了。以我的例子,我以兩年一個月取得陽明腦科所博士學位,這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因為現在研究所會把應修學分「刻意」分散到2個學年,所以要取得博士學位,至少要超過兩年。即便如此,我拿到教育部定「助理教授證書」都已經40歲了,比起一般非醫科的研究人員,晚了10年。
主要原因是過去住院醫師訓練需時多年(內科1年及耳鼻喉科5年,共6年),另外曾在部隊醫務所服務3年(其他類別公費生則須到偏鄉服務數年),加上醫學系7年。冗長的醫師養成教育,復以繁重臨床業務,還要兼顧研究與教學,讓諸多熱愛教研的年輕醫師,多年下來蠟燭多頭燒,最終卻可能因為教職的稀缺性,無法順利升等。如此無奈的升等制度,讓許多有志教研的臨床醫師,對於申請教職望而卻步,終至放棄,著實可惜。
更諷刺的是,雖然我之前以博士學位獲聘國防醫學院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助理教授,但這種「臨床」教職,對教育部而言,是假的,自己喊爽的,不是官方認證的教職頭銜。這種難以理解的升等制度,只有身歷其境的苦主才能體會。
這次順利取得教育部定助理教授證書,特別要感謝三總蔡建松院長(本院前院長)、本院前副院長徐漢業教授、三總耳鼻喉部李日清主任,以及諸位國防醫學院的老師們。因為他們的全力相挺、無私的協助,讓身處區域醫院的醫療人員,在努力之後,有幸獲得教育部定的教職頭銜。
在所有申請的職業別中,臨床醫師因為養成教育時間相當長,加以學校能釋放給醫師的教職缺額十分有限,導致醫師申請教職過程,難上加難。一般非醫科的研究人員,可能26-28歲可以拿到博士學位,30歲以前可能有辦法以博士學位申請教育部定助理教授。然而臨床醫師就沒辦法了。以我的例子,我以兩年一個月取得陽明腦科所博士學位,這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因為現在研究所會把應修學分「刻意」分散到2個學年,所以要取得博士學位,至少要超過兩年。即便如此,我拿到教育部定「助理教授證書」都已經40歲了,比起一般非醫科的研究人員,晚了10年。
主要原因是過去住院醫師訓練需時多年(內科1年及耳鼻喉科5年,共6年),另外曾在部隊醫務所服務3年(其他類別公費生則須到偏鄉服務數年),加上醫學系7年。冗長的醫師養成教育,復以繁重臨床業務,還要兼顧研究與教學,讓諸多熱愛教研的年輕醫師,多年下來蠟燭多頭燒,最終卻可能因為教職的稀缺性,無法順利升等。如此無奈的升等制度,讓許多有志教研的臨床醫師,對於申請教職望而卻步,終至放棄,著實可惜。
更諷刺的是,雖然我之前以博士學位獲聘國防醫學院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助理教授,但這種「臨床」教職,對教育部而言,是假的,自己喊爽的,不是官方認證的教職頭銜。這種難以理解的升等制度,只有身歷其境的苦主才能體會。
這次順利取得教育部定助理教授證書,特別要感謝三總蔡建松院長(本院前院長)、本院前副院長徐漢業教授、三總耳鼻喉部李日清主任,以及諸位國防醫學院的老師們。因為他們的全力相挺、無私的協助,讓身處區域醫院的醫療人員,在努力之後,有幸獲得教育部定的教職頭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