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年輕醫師如何突破國際會議口頭發表障礙

郭錦龍醫師

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
國軍桃園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承蒙本期耳鼻喉科會訊主編袁建漢醫師的熱情邀稿,讓錦龍有這個機會分享過去參加國際會議的小小心得。我的方法不必然是對的,也不見得適用每個人,相信許多前輩有更好的方法值得錦龍學習。最後,感謝台北榮總耳鼻喉部的老師們多年栽培與訓練,培養錦龍學術研究的紮實底子,終身受益,惠我良多。(全文PDF下載)


在醫學院時期,就不斷耳聞或目睹許多學長姊在國際上的豐功偉業,在世界上發光散熱,但在斐然成就的背後,殊不知他們下了多少苦工,也不知他們走了多少冤枉路,終達他們設立的目標。身為年輕醫師的我,在羨慕之餘,更希望知道他們是如何突破萬難融入國際學術圈。這套方法學,學校沒教,教授也不一定會告訴你,頗多年輕醫師在孤軍奮戰下,火力不繼而終至放棄,實至可惜。

錦龍感謝許多前輩及貴人的提攜,尤其台北榮總連江豐副院長及耳鼻喉部蕭安穗部主任,加以過往與國際友人互動的經驗,深刻了解到融入國際學術圈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多參加國際會議。希冀透過分享自身的體驗與甘苦談,引發後進晚輩的共鳴,激起有志之士熱情,倘益於年輕醫師與國際接軌、躍上國際舞台,吾志足已!


參加會議並口頭發表
參加會議並口頭發表是推銷自己、打出知名度最有效的捷徑。自己從小就怯於在公開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在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住院醫師5年期間,經多位老師的鼓勵,國內外會議口頭發表場次將近40場,於一場會議中口頭發表2篇論文是家常便飯的事,因而逐漸練就公開發言的膽量,台風亦日趨穩健。

依據自身的經驗,我建議年輕醫師一開始先從國內會議開始練習,因為國內會議多以中文發表,比較容易上手,內心的壓力也較小。國內耳鼻喉科醫學會每年舉辦兩場會議,至少選擇一場會議練習口頭發表。材料部份可以先從案例報告開始,內容較為簡單,需要研讀的文獻也少很多(10篇左右),上手後再選擇原著論文發表。一般而言發表原著論文前的準備功夫必須十分紮實,至少要研讀20-30篇以上的文獻,通盤了解該主題各個面向的論點,上台才有能力應付台下觀眾的提問。

許多年輕醫師由於臨床經驗不足,面對台下資深醫師的提問往往招架不住,不知所措。根據我過往的做法,在口頭發表之前,先完成論文初稿的撰寫,發表時只要照稿演說即可,內心完全無負擔。經過完整的文獻回顧後,面對台下觀眾會問甚麼刁鑽問題,早已了然於心、胸有成竹,回答也能四平八穩,甚至能以文獻數據佐證自己的觀點,讓提問者心服口服。


英文障礙解套方法
許多年輕醫師怯怕參加國際會議的原因之一是語言障礙,這確實是非英語系學者很大的致命傷。英語是母語的學者,能夠以英文邏輯思考,在國際會議上侃侃而談,令人好不羨慕。若和這些國家的學者在國際會議上辯論,常常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明知道自己的論點是對的,卻因為「老想把英文講得標準、說得完美」,臨場反而無法流暢地表達想法,只能漠然以對,讓對方佔上風、吃豆腐。

吃了幾場悶虧後,發現在自己不熟悉的戰場與敵人廝殺,是非常不智的作法。決定徹底改變戰略,在準備資料時,我會把文獻中重要的觀點羅列出來,並推想可能被提出來的問題,根據自己的研究資料以及詢問老師、前輩們的想法後,以英文統整成簡潔的重點,熟記並反覆預演,直到琅琅上口。一般而言,在口頭發表之前,至少要預演10-20次以上,熟練到不需要看簡報,直接面對觀眾也能輕鬆背誦內容。總而言之,簡報裡字越少、圖越多越好,面對觀眾要從容演出,口氣要抑揚頓挫,不要像機器人一般唸稿,搭配適度的肢體動作,最重的是著正式服裝,給人專業的感受。


如何解決「聽不懂觀眾提問」的尷尬局面
在國際會議口頭發表時,最怕的一種情境是聽不懂觀眾的提問,遇到這種情形如果僵在台上,可能會讓觀眾產生錯覺,認為你對該主題的研究不夠深入,致使研究結果的說服力不足。「聽不懂觀眾的提問」分成兩種,一種是觀眾對問題的描述不夠清楚,搞不清楚觀眾想探討的議題是甚麼,這種情形只要請觀眾以另外一種方式說明(rephrasing),通常可以順利解決。

另外一種「聽不懂觀眾的提問」的情形,是由於觀眾英語口音過重,完全聽不懂他在說甚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人的提問。印度人是個很有趣的民族,印度人很聰明,非常好學,在國際舞台上十分活躍,經常發表高論、喜好提問,但口音相當重,講話速度又很快,往往不知道他們在說甚麼。我曾在韓國參加會議時,目睹一位日本教授在台上被印度人提問,但該位日本教授完全聽不懂印度人的口音,於是求救於美國座長協助「以英文翻譯」。糗的是美國座長也聽不懂該位印度人的口音,當時場面非常尷尬,最後印度人無奈摸摸鼻子回座。聽不懂聽眾的英語口音相當正常,不必然是自己英文聽力不好,也可能是對方英文口語能力不佳。

面對上述第二種「聽不懂觀眾提問」的場面剛尬,千萬不要與觀眾僵持不下,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就是「他問東、你答西」或者「他有問、你有答」就好,待時間到了,座長會出面制止,也就安全下庄。舉辦國際會議就是要台上、台下有互動、看起來熱鬧就好,不必太嚴肅。參加國際會議可以從他國學者獲取最新資訊,但無法在對方短短的10分鐘口頭發表,徹底了解所有問題,最後還是必須自己查文獻、做功課。因此,面對「聽不懂觀眾提問」的挑戰,不須過度擔心,真的會死纏爛打的觀眾不多,如果觀眾對你的主題相當有興趣,中場休息時間自然會向你討教。




善用會議中場休息時間
在會議中場休息時間,大會提供許多精緻小點心,供與會學者享用。有些人可能覺得國際會議的註冊費動輒數萬元,一定要吃個夠本,以免虧大了。殊不知在中場休息時間,才是年輕醫師獵取大咖的好機會。我會在開會前瀏覽大會手冊的時程表,瞄準同領域的大師,並參加該大師的演講,在休息時間時緊跟著他,向其討教問題。面對重要的學者,一定要互遞名片,與其合照。名片必須印上大頭照,因為這些國際大師收到的名片,可能比你當時身上的鈔票還多,多了大頭照或許可以引起他的注意,未來可能有機會透過名片記得你。

與大師合照僅為留念?
年輕醫師必須瞭解一項殘酷的事實:會議結束後,沒有人會記得你!因此我經常邀請他國學者合照,目的就是要讓對方對你有印象。我在會議結束後3天內會寄問候信給每位認識的國外學者,附上合照提醒對方記得你是誰,可以附上過去發表過的論文,如果和他的研究相關,定會讓對方印象深刻。

會議結束才是開始
加入國際學術圈最直接的方法是參加會議並口頭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但真正能讓你融入學術圈並獲得同儕矚目的作法,是將成果撰寫成論文並刊登於期刊。世界上的會議如此多,沒有人能夠參加所有會議,研究成果如果只在會議發表,無法達到最佳的宣傳效果。惟有透過論文發表才能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讓同儕專家認識你。台灣不乏技藝高超、創造力十足的醫學大師,可惜這些大師臨床業務繁重,致使許多創新無法刊登發表,諸多台灣第一無法宣揚於世,甚至被國外學者後來居上,著實可惜。


論文寫作「先求有、再求好」,先求量、再求質
論文就像古代的八股文,有一定的格式,常使用的英文語句也很類似,極為簡單。建議年輕醫師大量練習論文寫作,開始時先求有、再求好」。若一味追求高影響因子期刊,在屢次被拒稿的打擊下,將加速撲滅寫作的熱情,得不償失。凡是循序漸進,切勿操之過急,過去我經常找影響因子非常低的雜誌投稿,甚至沒有影響因子的雜誌,因為投稿這類雜誌,文章被接受的機會高很多。刊登的文章多了,信心逐漸增加,寫作興趣自然益發濃厚。

除了先求有、再求好,我覺得先求量、再求質也相當重要。先求量是指大量寫作、巨量練習,有朝一日熟能生巧,寫作必能隨手拈來,不費工夫。再求質並不意味開始寫作時不必重視文章品質。寫作當然要重視內容品質,這裡的質是指很多高深的研究必須花費昂貴的研究成本,也可能需要堅強的研究團隊以及機構的資源,更有賴充足的研究經費來源,這些都不是年輕醫師一開始就可以獲得的。倘若一開始就立志要做偉大的研究,完成了不起的研究成果,無異於緣木求魚、不切實際。



結語
承蒙本期耳鼻喉科會訊主編袁建漢醫師的熱情邀稿,讓錦龍有這個機會分享過去參加國際會議的小小心得。我的方法不必然是對的,也不見得適用每個人,相信許多前輩有更好的方法值得錦龍學習。最後,感謝台北榮總耳鼻喉部的老師們多年栽培與訓練,培養錦龍學術研究的紮實底子,終身受益,惠我良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