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3日 星期三

百大良醫熱門排行第二名

陽明大學腦科醫學博士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台灣耳鳴學會副秘書長
考選部特聘國家高考命題委員
教育部審定助理教授
英國期刊主編及美國期刊副主編
國軍桃園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筆者接受《商業周刊.名醫談養生》專訪有關「耳鳴」的文章,日前成為百大良醫熱門排行第二名,這是對筆者在耳鳴研究上的一種肯定。

根據多年治療耳鳴病人的經驗,許多病人之所以長年被耳鳴所苦,很重要的原因是求助無門。儘管這些病人不願放棄一絲治療的機會,卻屢屢被傳達一個負面訊息:耳鳴沒藥可醫,只能終身和平相處。筆者經常感慨,或許這些病人不要四處求醫,減少反覆的情緒打擊,耳鳴的情形就不會持續惡化。

耳鳴的治療不難,難的是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嚴格來說耳鳴不是一種病,是一種症狀的表現。躲在耳鳴背後的藏鏡人,可能只是單純的耳垢塞住,只要找耳鼻喉科醫師清除即可完全消除耳鳴。然而,耳鳴也可能是癌症的警訊,倘若自覺耳鳴沒藥可醫,終身與其和平相處,反而因此
錯過癌症治療的黃金時間。

耳鳴治療的三大觀念誤區,其一是耳鳴被少數人定位成不會死人的小病,忽略它潛藏的嚴重病因,導致誤診。其二是許多人認為耳鳴沒藥可醫,只能與其共存,這樣的消極態度反而更容易遺漏潛在的癌症病因,延誤黃金治療時間。其三則為輕信充斥坊間的耳鳴秘方。

耳鳴病人應該在詳細檢查之後才開始進行治療。臨床上在理學檢查後,筆者對於每個耳鳴的病人,都會進行鼻咽內視鏡檢查,以排除鼻咽癌或其他腫瘤的可能性。雖然使用傳統小反射鏡也可以檢查鼻咽部,但難免會出現盲區,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癌症的可能,相信也沒有病患肯冒一絲誤診癌症的風險。除了鼻咽內視鏡檢查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安排專業的聽力檢查,若有不對稱聽力檢查結果,必須進一步安排檢查以確認是否有聽神經瘤或其他相關病因。基於以上原因,不建議購買坊間的耳鳴秘方自行服用,除了花冤枉錢,還可能延誤病情。 

耳鳴在腦科學領域中,是很重要的一個主題。耳鳴的機轉很複雜,成因也很多,可參考筆者過去的一篇文章《耳鳴怎麼發生的:耳鳴
最新理論》。筆者過去對於利用「神經可塑性標靶治療(Neuroplasticity-targeted Interventions)」治療突發性耳聾有深入的研究。筆者相信未來在耳鳴的治療上,神經可塑性標靶治療應該會有其應用的場景。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筆者發表在美國期刊《神經內科學與神經科學研究(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search)》的一篇文獻回顧

台灣耳鳴學會的努力下,有一群醫療人員與學者默默在為一個信念努力:耳鳴病患不應放棄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