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錦龍 醫師/博士
許久沒發文,赫然發現自從上次發文後,時間已超過一年。今年就以此文開始年度記事,也用這篇文章當作年終結尾,作為本年的發文紀錄。
今年稍早,承蒙臺大醫院耳鼻喉部劉殿楨部主任的邀請,有幸參加醫界龍頭的耳鼻喉部晨會,並將個人在臨床與學術研究上的一些心得,向諸位前輩先進請益,獲此機會,著實備感榮幸。以下是我此次演講的內容整理:
榮獲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之心得分析
2021年10月,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布一份「2020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該團隊從全球176個領域近8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論文引用指標世界排名前2%的科學家。台灣在臨床醫學領域,共有241名學者上榜。這對當時已經告別學術圈,快閃開業的我,可以說完全無感。
二周後經朋友LINE一張圖給我,發現我是台灣8位入榜的耳鼻喉科醫師之一,這個驚喜讓耍癈半年的無業榮民,開始懷疑人生。於是,我重新檢視過去短暫的學術生涯,想釐清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台灣8位入榜的耳鼻喉科醫師,台大醫師最多,占了3位,包括楊怡和教授、楊宗霖教授與康焜泰醫師。計算公式包含了6個因子,其中我被列入計分的年份只到2018年,因為這年我做了開業的決定,後續就沒有繼續發表SCI論文的計畫。雖然我的發表資歷不長,僅有9年,但由於這個公式在計分上,有很大的權重落在第一作者或單一作者,因而讓我有機會被納入這份榜單。
更重要的,這個公式不考慮投稿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因為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認為衡量一位學者研究成果的真實影響力,更客觀的標準就是取得同行的認可,也就是該文章真實被引用次數。研究團隊認為與他人被引用次數平均後的期刊影響因子,會導致嚴重偏差。就好比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若資產為0)與巴菲特(資產1000億美元)的平均資產有500億美元,也不能就此認定這位年輕人的資產有500億美元。這個嶄新的評定標準,說明了年輕學者無須執著於投稿高影響因子的雜誌,搶先發表研究,以取得更多同儕關注,或許將成為另類主流的學術共識。
值得一提的是,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相當重視過高的自引率,他們認為自引率過高會使這個指標變得虛假和毫無意義。根據這個研究,自引率超過25%,該團隊會另外統計,許多學者因而被剔除這份榜單。
以我個人有限的經驗發現,年輕學者不要執著高影響因子的期刊,多以第一作者發表高品質的文章,假以時日也有機會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當然如果考量教職升等,以目前教育部的計算方式,期刊影響因子與排名還是很重要,權衡與取捨,端賴個人的目標而定。
最佳住院醫師,青年杏林獎,總醫師講師,博士班榜眼
說起來汗顏,我在大學時期對研究完全沒興趣。記得在大七時,一位小兒科學長要我去圖書館幫他找一篇SCI論文,當時我不僅不知道如何找論文,甚至不知道的甚麼是SCI,被學長揶揄了許久。記此教訓之後,我陸續買了50本以上有關論文研究的書籍,花錢去上研究設計、SPSS統計軟體操作等相關課程,意外激發我對論文研究的興趣與火花。
住院醫師時期,我發表了11篇SCI論文,也因此獲得台北榮總耳鼻喉部最佳住院醫師獎。更因為論文發表積分贏過台北榮總全院住院醫師,台北榮總破例讓我以外訓醫師的身分,代表台北榮總獲得台北市青年杏林獎。
我在總醫師時期順利通過教育部部定講師資格,特別感謝楊怡和教授擔任外審委員時手下留情。更感謝楊教授無私的推薦,讓我有幸獲得限額2位的2015年國際耳鼻喉科推廣協會(Society for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Otorhinolaryngology,SPIO)國際學者獎學金(2015 Hayashi SPIO Scholarship)。
論文發表的加權計分,讓我在總醫師時以榜眼錄取陽明腦科所博士班。以上例子顯示,住院醫師可以透過豐富的論文產值,在激烈的同儕競爭中,提高出線的機會。
十年磨一劍,還是一年磨十劍
這裡要討論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發表論文,到底要十年磨一劍,還是一年磨十劍?或許有些人主張諾貝爾獎得主都是慢慢熬出頭的,把一支劍好好磨十年,才是正途。其實凡事並非二元對立,非黑即白,黑白之間存在著無限的灰色階,0與1之間也有無數的小數位。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連人工智能都能創作文章,如果還停留在「十年磨一劍」的保守思維,只怕劍還沒磨利,敵人槍砲都打過來了。
然而,「一年磨十劍」不意味著囫圇吞棗、濫竽充數式的發表文章,不重視文章品質;而是透過大量寫作、巨量練習,熟能生巧之餘,必能靈感湧泉,下筆有如神助,信手拈來,不費工夫。
創造際遇
我喜歡出國參加會議,因為可以假出國之名,行旅遊之實,畢竟臨床業務繁重,經常請假出國,會把自身的業務轉嫁他人。會議場上我會鎖定有興趣的主題,聽大師演講,中場休息時間向他討教問題,遞有照片的名片,並與其合照。
對我而言,會議結束後,才真正開始要忙。回國後3天內我會寄問候信給我欣賞的大師,附上合照,幫助對方回憶我是誰。這一點凸顯與大師合照的重要性,不是要留念用的。還要附上自豪的論文,最好和他的研究有關,讓他對你印象深刻。
透過這樣的模式,屢次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日本兵庫醫科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阪上雅史教授,每年都寄給我親手書寫的賀年卡。透過他的推薦,我受邀參加第30屆Politzer耳鼻喉科世界大會,擔任2場圓桌會議的講者與一場Symposium的座長。我也因為這場會議認識了英國Matthew Yung教授,他是2016年「世界膽脂瘤大會」大會會長,在日本Politzer會議因緣際會認識後,他特別來信邀請我擔任大會國際科學委員會成員,並以台灣為名義在2016年世界膽脂瘤大會,主辦一場研討會。
此外,於第30屆Politzer Society Meeting (波利澤醫學會議),我特地從台灣帶禮物送德國Holger Sudhoff教授,感謝他之前與我一起擔任國際期刊(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F 3.246)編輯委員。Holger Sudhoff教授是世界上「內視鏡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的翹楚,發表一本「內視鏡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的教科書,還邀請我協助翻譯成中文版教科書。我目前全職擔任副主編的美國期刊,就是由Holger Sudhoff教授擔任主編。
常言道,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在許多人都有準備的競賽中,機會是留給臉皮厚的。我們常會拉不下臉去做一些事情,是因為總以為別人很看重我們的一言一行,其實別人真的沒有那麼在意,一切都是自己為難自己罷了。勇敢踏出第一步,積極為人生埋下伏筆,命運之神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探索專一的研究主題
我在2012至2018年期間,針對膽脂瘤做一系列研究發表,包括7篇SCI原著論文與3篇SCI文獻回顧專論。這一系列的發表引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耳鼻喉外科部主任Anil K. Lalwani教授的注意,進而私信邀請我,為他主編的教科書《耳鼻喉頭頸外科最新進展(Recent Advances i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撰寫專章。這本書每年發表耳鼻喉科最新發展,一般只邀請歐美學者,2016年第五版28個國家的學者,我是唯一的亞洲學者。此外,因為膽脂瘤系列的研究,我於2015年12月受邀於印度耳鼻喉科醫學年會擔任唯三國際Keynote Speaker之一。
就我有限的學術見解,單一主題的系列發表與文獻回顧專論的撰寫,可以大幅提升研究成果的能見度,讓年輕學者在高壓的同儕競爭中,提高殺出重圍的機會。
從模仿開始,發表多篇論文
最有效率的論文發表,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從模仿開始。也許某些人會嗤之以鼻,認為模仿就是沒創意,還可能四不像,但我的經驗告訴我事實並非如此。
過去台灣在耳硬化症(Otosclerosis)的研究發表上有很大的侷限,原因之一是國外耳硬化症的研究動輒數百到上千例,甚至上萬例。反觀台灣的研究樣本數多只有數十位,所以在投稿SCI期刊時,會有先天上的劣勢。2012年以前台灣只有4篇耳硬化症的SCI論文發表,分別是林口長庚醫院黃俊生教授2篇,台大醫院楊怡和教授1篇,與台北榮總蕭安穗部主任1篇。2008年我開始在台北榮總擔任住院醫師時,在蕭安穗部主任的指導下,重新建立耳硬化症資料庫,透過大量閱讀國外文獻,模仿國外研究設計,於2年內順利發表4篇SCI論文。
畫家畢卡索有句名言: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好的藝術家懂複製,偉大的藝術家擅偷取)」。愛因斯坦也說過:創造力的祕密,就在於如何隱藏你的來源(The secret to creativity is knowing how to hide your sources)。賈伯斯甚至說:我們從來不覺得偷別人的點子有什麼好可恥的。這些大師不是要我們偷別人的作品,而是告訴我們:真正好的作品,是透過模仿、再內化的過程產出的。即使微創,也是創新,創新不必然打掉重練,全盤推翻舊科學。
尼古拉·特斯拉被稱為最接近神的科學家,他很多偉大發明據說都是腦中無中生有的。一般人雖沒有憑空創造的能力,但透過前人累積的經驗與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我們將能看得更廣、更遠,獲得更多啟發,終能產出頗為豐盛的研究成果。
投稿的運氣
美國經濟學家George Akerlof在27歲時寫了一篇文章《檸檬市場:產品質量不確定性同市場機制》,當時被3本期刊拒稿,前兩本期刊的拒稿理由是文章太膚淺,第3本期刊的審稿者更不留情地批評作者整篇論文完全錯誤,還戲謔稱如果論文的觀點是正確的,整個經濟學都要改寫。
George Akerlof鍥而不捨投了第4本期刊,終於在文章完成後3年被刊登。George Akerlof在31年後,因為這篇文章而獲得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George Akerlof的妻子就是現任美國財政部長Janet Louise Yellen。
記得當年在北榮住院醫師時期(R2),在朱本元部主任的指導下,投稿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這本期刊當時的主編Jatin P. Shah教授是朱主任在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進修時的舊識。審稿過程很順利,從Major revision(需大修)到Minor revision(僅需微修),從兩位審稿者有評論,到剩下一位有評論,眼看即將慶祝被接受時,突然被通知Rejection(拒稿),即使朱主任寫信問主編也無法改變被拒稿的殘忍事實。後來改投Acta Oto-Laryngologica,經過一個半月的審稿,一字不改地被接受。
作者辛苦完成一篇文章,總是希望No More Rejections,但往往得到的結果是No! More Rejections。一項研究發現,12篇已刊登論文改成其他作者名字,重新投稿同一家雜誌,結果只有3篇(25%)會再次被接受刊登。有人說,投稿一半靠運氣,經驗告訴我們:投稿全靠運氣。
文章被一本期刊拒稿,無須氣餒,這不代表自己的研究不夠好,或許只是與審稿者的磁場不合罷了,立即投下一本期刊,才是正解。房地產界有句名言:賣不掉,加價賣!投稿也是同樣的邏輯:投不上,找更高分的期刊投!
結論
最後以一句話做結尾:Publish or Perish。有人翻譯成不發表就出局,但是我喜歡反過來說,到死都要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