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受邀台大醫院耳鼻喉部演講

郭錦龍 醫師/博士

筆者與臺大醫院耳鼻喉部劉殿楨部主任合影

許久沒發文,赫然發現自從上次發文後,時間已超過一年。今年就以此文開始年度記事,也用這篇文章當作年終結尾,作為本年的發文紀錄。

今年稍早,承蒙臺大醫院耳鼻喉部劉殿楨部主任的邀請,有幸參加醫界龍頭的耳鼻喉部晨會,並將個人在臨床與學術研究上的一些心得,向諸位前輩先進請益,獲此機會,著實備感榮幸。以下是我此次演講的內容整理:

榮獲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之心得分析

2021年10月,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布一份「2020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該團隊從全球176個領域近8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論文引用指標世界排名前2%的科學家。台灣在臨床醫學領域,共有241名學者上榜。這對當時已經告別學術圈,快閃開業的我,可以說完全無感。

二周後經朋友LINE一張圖給我,發現我是台灣8位入榜的耳鼻喉科醫師之一,這個驚喜讓耍癈半年的無業榮民,開始懷疑人生。於是,我重新檢視過去短暫的學術生涯,想釐清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台灣8位入榜的耳鼻喉科醫師,台大醫師最多,占了3位,包括楊怡和教授、楊宗霖教授與康焜泰醫師。計算公式包含了6個因子,其中我被列入計分的年份只到2018年,因為這年我做了開業的決定,後續就沒有繼續發表SCI論文的計畫。雖然我的發表資歷不長,僅有9年,但由於這個公式在計分上,有很大的權重落在第一作者或單一作者,因而讓我有機會被納入這份榜單。

更重要的,這個公式不考慮投稿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因為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認為衡量一位學者研究成果的真實影響力,更客觀的標準就是取得同行的認可,也就是該文章真實被引用次數。研究團隊認為與他人被引用次數平均後的期刊影響因子,會導致嚴重偏差。就好比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若資產為0)與巴菲特(資產1000億美元)的平均資產有500億美元,也不能就此認定這位年輕人的資產有500億美元。這個嶄新的評定標準,說明了年輕學者無須執著於投稿高影響因子的雜誌,搶先發表研究,以取得更多同儕關注,或許將成為另類主流的學術共識。

值得一提的是,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相當重視過高的自引率,他們認為自引率過高會使這個指標變得虛假和毫無意義。根據這個研究,自引率超過25%,該團隊會另外統計,許多學者因而被剔除這份榜單。

以我個人有限的經驗發現,年輕學者不要執著高影響因子的期刊,多以第一作者發表高品質的文章,假以時日也有機會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當然如果考量教職升等,以目前教育部的計算方式,期刊影響因子與排名還是很重要,權衡與取捨,端賴個人的目標而定。

最佳住院醫師,青年杏林獎,總醫師講師,博士班榜眼

說起來汗顏,我在大學時期對研究完全沒興趣。記得在大七時,一位小兒科學長要我去圖書館幫他找一篇SCI論文,當時我不僅不知道如何找論文,甚至不知道的甚麼是SCI,被學長揶揄了許久。記此教訓之後,我陸續買了50本以上有關論文研究的書籍,花錢去上研究設計、SPSS統計軟體操作等相關課程,意外激發我對論文研究的興趣與火花。

住院醫師時期,我發表了11篇SCI論文,也因此獲得台北榮總耳鼻喉部最佳住院醫師獎。更因為論文發表積分贏過台北榮總全院住院醫師,台北榮總破例讓我以外訓醫師的身分,代表台北榮總獲得台北市青年杏林獎。

我在總醫師時期順利通過教育部部定講師資格,特別感謝楊怡和教授擔任外審委員時手下留情。更感謝楊教授無私的推薦,讓我有幸獲得限額2位的2015年國際耳鼻喉科推廣協會(Society for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Otorhinolaryngology,SPIO)國際學者獎學金(2015 Hayashi SPIO Scholarship)。

論文發表的加權計分,讓我在總醫師時以榜眼錄取陽明腦科所博士班。以上例子顯示,住院醫師可以透過豐富的論文產值,在激烈的同儕競爭中,提高出線的機會。

十年磨一劍,還是一年磨十劍

這裡要討論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發表論文,到底要十年磨一劍,還是一年磨十劍?或許有些人主張諾貝爾獎得主都是慢慢熬出頭的,把一支劍好好磨十年,才是正途。其實凡事並非二元對立,非黑即白,黑白之間存在著無限的灰色階,0與1之間也有無數的小數位。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連人工智能都能創作文章,如果還停留在「十年磨一劍」的保守思維,只怕劍還沒磨利,敵人槍砲都打過來了。

然而,「一年磨十劍」不意味著囫圇吞棗、濫竽充數式的發表文章,不重視文章品質;而是透過大量寫作、巨量練習,熟能生巧之餘,必能靈感湧泉,下筆有如神助,信手拈來,不費工夫。

創造際遇

我喜歡出國參加會議,因為可以假出國之名,行旅遊之實,畢竟臨床業務繁重,經常請假出國,會把自身的業務轉嫁他人。會議場上我會鎖定有興趣的主題,聽大師演講,中場休息時間向他討教問題,遞有照片的名片,並與其合照。

對我而言,會議結束後,才真正開始要忙。回國後3天內我會寄問候信給我欣賞的大師,附上合照,幫助對方回憶我是誰。這一點凸顯與大師合照的重要性,不是要留念用的。還要附上自豪的論文,最好和他的研究有關,讓他對你印象深刻。

透過這樣的模式,屢次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日本兵庫醫科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阪上雅史教授,每年都寄給我親手書寫的賀年卡。透過他的推薦,我受邀參加第30屆Politzer耳鼻喉科世界大會,擔任2場圓桌會議的講者與一場Symposium的座長。我也因為這場會議認識了英國Matthew Yung教授,他是2016年「世界膽脂瘤大會」大會會長,在日本Politzer會議因緣際會認識後,他特別來信邀請我擔任大會國際科學委員會成員,並以台灣為名義在2016年世界膽脂瘤大會,主辦一場研討會。

此外,於第30屆Politzer Society Meeting (波利澤醫學會議),我特地從台灣帶禮物送德國Holger Sudhoff教授,感謝他之前與我一起擔任國際期刊(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F 3.246)編輯委員。Holger Sudhoff教授是世界上「內視鏡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的翹楚,發表一本「內視鏡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的教科書,還邀請我協助翻譯成中文版教科書。我目前全職擔任副主編的美國期刊,就是由Holger Sudhoff教授擔任主編。

常言道,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在許多人都有準備的競賽中,機會是留給臉皮厚的。我們常會拉不下臉去做一些事情,是因為總以為別人很看重我們的一言一行,其實別人真的沒有那麼在意,一切都是自己為難自己罷了。勇敢踏出第一步,積極為人生埋下伏筆,命運之神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探索專一的研究主題

我在2012至2018年期間,針對膽脂瘤做一系列研究發表,包括7篇SCI原著論文與3篇SCI文獻回顧專論。這一系列的發表引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耳鼻喉外科部主任Anil K. Lalwani教授的注意,進而私信邀請我,為他主編的教科書《耳鼻喉頭頸外科最新進展(Recent Advances i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撰寫專章。這本書每年發表耳鼻喉科最新發展,一般只邀請歐美學者,2016年第五版28個國家的學者,我是唯一的亞洲學者。此外,因為膽脂瘤系列的研究,我於2015年12月受邀於印度耳鼻喉科醫學年會擔任唯三國際Keynote Speaker之一。

就我有限的學術見解,單一主題的系列發表與文獻回顧專論的撰寫,可以大幅提升研究成果的能見度,讓年輕學者在高壓的同儕競爭中,提高殺出重圍的機會。

從模仿開始,發表多篇論文

最有效率的論文發表,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從模仿開始。也許某些人會嗤之以鼻,認為模仿就是沒創意,還可能四不像,但我的經驗告訴我事實並非如此。

過去台灣在耳硬化症(Otosclerosis)的研究發表上有很大的侷限,原因之一是國外耳硬化症的研究動輒數百到上千例,甚至上萬例。反觀台灣的研究樣本數多只有數十位,所以在投稿SCI期刊時,會有先天上的劣勢。2012年以前台灣只有4篇耳硬化症的SCI論文發表,分別是林口長庚醫院黃俊生教授2篇,台大醫院楊怡和教授1篇,與台北榮總蕭安穗部主任1篇。2008年我開始在台北榮總擔任住院醫師時,在蕭安穗部主任的指導下,重新建立耳硬化症資料庫,透過大量閱讀國外文獻,模仿國外研究設計,於2年內順利發表4篇SCI論文。

畫家畢卡索有句名言: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好的藝術家懂複製,偉大的藝術家擅偷取)」。愛因斯坦也說過:創造力的祕密,就在於如何隱藏你的來源(The secret to creativity is knowing how to hide your sources)。賈伯斯甚至說:我們從來不覺得偷別人的點子有什麼好可恥的。這些大師不是要我們偷別人的作品,而是告訴我們:真正好的作品,是透過模仿、再內化的過程產出的。即使微創,也是創新,創新不必然打掉重練,全盤推翻舊科學。

尼古拉·特斯拉被稱為最接近神的科學家,他很多偉大發明據說都是腦中無中生有的。一般人雖沒有憑空創造的能力,但透過前人累積的經驗與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我們將能看得更廣、更遠,獲得更多啟發,終能產出頗為豐盛的研究成果。

投稿的運氣

美國經濟學家George Akerlof在27歲時寫了一篇文章《檸檬市場:產品質量不確定性同市場機制》,當時被3本期刊拒稿,前兩本期刊的拒稿理由是文章太膚淺,第3本期刊的審稿者更不留情地批評作者整篇論文完全錯誤,還戲謔稱如果論文的觀點是正確的,整個經濟學都要改寫。

George Akerlof鍥而不捨投了第4本期刊,終於在文章完成後3年被刊登。George Akerlof在31年後,因為這篇文章而獲得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George Akerlof的妻子就是現任美國財政部長Janet Louise Yellen。

記得當年在北榮住院醫師時期(R2),在朱本元部主任的指導下,投稿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這本期刊當時的主編Jatin P. Shah教授是朱主任在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進修時的舊識。審稿過程很順利,從Major revision(需大修)到Minor revision(僅需微修),從兩位審稿者有評論,到剩下一位有評論,眼看即將慶祝被接受時,突然被通知Rejection(拒稿),即使朱主任寫信問主編也無法改變被拒稿的殘忍事實。後來改投Acta Oto-Laryngologica,經過一個半月的審稿,一字不改地被接受。

作者辛苦完成一篇文章,總是希望No More Rejections,但往往得到的結果是No! More Rejections。一項研究發現,12篇已刊登論文改成其他作者名字,重新投稿同一家雜誌,結果只有3篇(25%)會再次被接受刊登。有人說,投稿一半靠運氣,經驗告訴我們:投稿全靠運氣。

文章被一本期刊拒稿,無須氣餒,這不代表自己的研究不夠好,或許只是與審稿者的磁場不合罷了,立即投下一本期刊,才是正解。房地產界有句名言:賣不掉,加價賣!投稿也是同樣的邏輯:投不上,找更高分的期刊投!

結論

最後以一句話做結尾:Publish or Perish。有人翻譯成不發表就出局,但是我喜歡反過來說,到死都要發表。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榮獲「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殊榮

郭錦龍 醫師/博士

近日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教授團隊發布一份「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該團隊從全球176個領域近8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學家。

最有影響力的前2%科學家中最多來自美國,其次為英國,德國排名第3,日本第5,韓國第17,台灣第19。雖然台灣排名第19,但韓國人口數約為台灣2倍,日本人口約台灣5倍,將人口數校正後,台灣表現其實優於韓國,與日本相當。此次台灣總共1479位學者上榜,其中耳鼻喉科醫師共有8位(表1)。

台灣耳鼻喉科共8位醫師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本人很榮幸入選該榜單,這是錦龍人生中得到的最大肯定:來自美國史丹佛大學認證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謹以這份榮耀,分享給每一位曾經指導錦龍的老師們,尤其給予錦龍最多協助的三位恩師,過去主要研究成果皆來自於這三位恩師的指導:

台北榮總連江豐副院長

台北榮總林永煬副院長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前部長蕭安穗教授

  

參考資料

1.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下載連結:https://data.mendeley.com/public-files/datasets/btchxktzyw/files/b3e31af2-054c-4b3a-b9c5-6fd9bf10557a/file_downloaded

2.     「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發布-臺灣千人上榜https://www.elsevier.com/zh-tw/solutions/scopus/worlds-top-2-percent-scientists-2020-taiwan

3.     August 2021 data-update for "Updated science-wide author databases of standardized citation indicators" 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3?fbclid=IwAR2QnqxJjg89Svi9VVrk-CEbbAPS1Mihp-tz80X9xfo-AB10meIO6ukGMbs

4.     A standardized citation metrics author database annotated for scientific field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00384

5.     全國前廿「科學家」臨床醫師榜行榜出爐 台大無愧龍頭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942265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診所試營運成功

郭博士耳鼻喉科診所院長
陽明大學腦科醫學博士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台灣耳鳴學會副秘書長
美國耳鳴學會專家級會員
考選部特聘國家高考命題委員
教育部審定助理教授
英國期刊主編
美國期刊副主編



林口長庚國際醫療中心主任陳錦國教授(左)與筆者合照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肯定,郭博士耳鼻喉科診所今日試營運,兩個診次順利完成20位病人的診療。本院提供專業級的檢查設備與治療儀器,讓病患無須舟車勞頓到大醫院也可享有醫院等級的醫療服務,更有醫學博士提供專家級的醫療技術,讓病患接受高規格的診療服務。


令人備感溫馨的是,林口長庚國際醫療中心主任陳錦國教授在忙碌的門診後,特地從林口趕在晚上8點關診前到場給予祝賀,在此表達我們由衷的謝意。也要感謝所有同仁的努力,今日試營運才能圓滿達成任務。

本院目前已提供預約掛號,10/30(五)上午10:30正式開幕,期盼未來能為基層醫療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敬請大家繼續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官網:https://www.doctorkuo.com/
地址:新北市蘆洲區民族路41號
電話:02-22885993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創建自我品牌:郭博士耳鼻喉科診所

郭博士耳鼻喉科診所院長
陽明大學腦科醫學博士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台灣耳鳴學會副秘書長
美國耳鳴學會專家級會員
考選部特聘國家高考命題委員
教育部審定助理教授
英國期刊主編
美國期刊副主編




行醫15年來,筆者深感在推廣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醫療過程,實務上存在各種主客觀的束縛與窒礙難行之處。為了提供病患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筆者毅然決定創建自我品牌:郭博士耳鼻喉科診所。未來將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與學術成果,不斷以精進醫療品質為目標,從基層醫療開始,期望達到習醫初衷的抱負與不負病人的期望及信任。

郭博士耳鼻喉科診所密集籌備中,將於11月初開幕,敬請各位舊雨新知繼續給予錦龍指教與支持。

地點:新北市蘆洲區民族路41號
電話:02-22885993

2020年9月23日 星期三

百大良醫熱門排行第二名

陽明大學腦科醫學博士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台灣耳鳴學會副秘書長
考選部特聘國家高考命題委員
教育部審定助理教授
英國期刊主編及美國期刊副主編
國軍桃園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筆者接受《商業周刊.名醫談養生》專訪有關「耳鳴」的文章,日前成為百大良醫熱門排行第二名,這是對筆者在耳鳴研究上的一種肯定。

根據多年治療耳鳴病人的經驗,許多病人之所以長年被耳鳴所苦,很重要的原因是求助無門。儘管這些病人不願放棄一絲治療的機會,卻屢屢被傳達一個負面訊息:耳鳴沒藥可醫,只能終身和平相處。筆者經常感慨,或許這些病人不要四處求醫,減少反覆的情緒打擊,耳鳴的情形就不會持續惡化。

耳鳴的治療不難,難的是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嚴格來說耳鳴不是一種病,是一種症狀的表現。躲在耳鳴背後的藏鏡人,可能只是單純的耳垢塞住,只要找耳鼻喉科醫師清除即可完全消除耳鳴。然而,耳鳴也可能是癌症的警訊,倘若自覺耳鳴沒藥可醫,終身與其和平相處,反而因此
錯過癌症治療的黃金時間。

耳鳴治療的三大觀念誤區,其一是耳鳴被少數人定位成不會死人的小病,忽略它潛藏的嚴重病因,導致誤診。其二是許多人認為耳鳴沒藥可醫,只能與其共存,這樣的消極態度反而更容易遺漏潛在的癌症病因,延誤黃金治療時間。其三則為輕信充斥坊間的耳鳴秘方。

耳鳴病人應該在詳細檢查之後才開始進行治療。臨床上在理學檢查後,筆者對於每個耳鳴的病人,都會進行鼻咽內視鏡檢查,以排除鼻咽癌或其他腫瘤的可能性。雖然使用傳統小反射鏡也可以檢查鼻咽部,但難免會出現盲區,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癌症的可能,相信也沒有病患肯冒一絲誤診癌症的風險。除了鼻咽內視鏡檢查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安排專業的聽力檢查,若有不對稱聽力檢查結果,必須進一步安排檢查以確認是否有聽神經瘤或其他相關病因。基於以上原因,不建議購買坊間的耳鳴秘方自行服用,除了花冤枉錢,還可能延誤病情。 

耳鳴在腦科學領域中,是很重要的一個主題。耳鳴的機轉很複雜,成因也很多,可參考筆者過去的一篇文章《耳鳴怎麼發生的:耳鳴
最新理論》。筆者過去對於利用「神經可塑性標靶治療(Neuroplasticity-targeted Interventions)」治療突發性耳聾有深入的研究。筆者相信未來在耳鳴的治療上,神經可塑性標靶治療應該會有其應用的場景。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筆者發表在美國期刊《神經內科學與神經科學研究(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search)》的一篇文獻回顧

台灣耳鳴學會的努力下,有一群醫療人員與學者默默在為一個信念努力:耳鳴病患不應放棄治療。 

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P-hacking (P值駭客)

耳鼻喉科 郭錦龍醫師

陽明大學腦科醫學博士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教育部審定助理教授
考選部特聘國家高考命題委員
英國期刊主編及美國期刊副主編
國軍桃園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有些學者對於P值的濫用給予苛刻的批評,並嗤之以鼻,甚至給予一個稱號P-hacking (P值駭客),意思就是透過不斷的嘗試計算直到P值有顯著意義。批判者認為這是一種篡改或操縱P值的行為。這個批評觀點在某個角度而言是對的,立意也是良善的。然而,統計方法就像一把兩面刃,永遠可能有極端的人,利用它來做偏激、錯誤的行為,為賦新詞強說愁,製造假陽生的結果。為了避免這樣的行為,有信譽的期刊對於論文發表,就會以相當高的標準,要求作者在論文中詳細交代研究過程(可參考上一篇文章中的投影片第71到74張),以提高研究結果的可重複性與減少P-hacking的可能性。但即便如此,國際上依舊時有所聞不肖學者假造研究數據的新聞。

然而,我認為不能因此否定P值的內涵與價值,探求P值的統計顯著差異更不必然是一種原罪。只要在科研誠信的基礎上,遵循科學方法作研究,在數據的不同面向,利用統計方法作深度與廣度的分析,反而會有意外的收穫。科學上很多重大發現不也是誤打誤撞的意外嗎?

傳統的研究設計思維,就是預設某個假設成立,為了驗證這個假設,著手開始收案、蒐集資料。經過少則數月、多則數年的資料蒐集後,終於可以進一步統計分析,卻可能發現統計結果與當初的假設截然不同。當然,沒有統計顯著差異的結果,也是一種發現,依舊能發表論文,只是這樣的研究結果,不見得容易吸引審稿者的目光,刊登在高分期刊的機會或許會低一點。

或許有些批判者會說,只要能刊登,為何要在意期刊是不是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高不高呢?的確,對於期刊影響因子是否能客觀衡量科學研究品質,學界有不同的論戰,主要是因為期刊本身可以透過操作而衝高影響因子,例如多刊登不納入分母計算的文章類別,或者增加自我引用次數以提高分子計算。加上2016年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把旗下的期刊影響因子業務轉讓出售後,進一步引發學術界對影響因子公信力的質疑。美國微生物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期刊還因此宣布不再於官網上公布影響因子,而包括Nature期刊在內的出版界甚至於同年聯文呼籲出版商應重造期刊評分系統,另外Google更於同年公布基於谷歌學術指標的新期刊排名。遺憾的是,這些抗議與反撲並沒有讓SCI走下神壇。因此,在更客觀、更具公信力的評分系統被學界接受之前,SCI仍是被學界採用的潛規則

雖然不是每個研究者都能一年磨十劍(年發10篇論文),但我相信沒有人願意十年磨一劍。為了兼顧科學精神與研發效率,我的心得是,在既定的研究議題框架下,可以有多個假設,並盡可能羅列相關的變項,再開始收案或蒐集資料,並建立一個完整的資料庫(在我蒐集的資料庫中,變項少則數十個,多則上百個)。未來從這個資料庫中,可以衍伸出非常多個子主題。在統計分析時,同樣的問題可以嘗試不同的統計方法,若結果不同,則要分析可能的原因。例如,有時候在做多變量分析時,納入不同變項時,有時候P值有統計差異,有時候卻又沒有,可能的原因包括樣本數不夠大,卻導入過多的變項;也可能是變相之間有重疊性或相似性,必須汰除這種重疊變項。

在數據的不同面向,利用統計方法作深度與廣度的分析,反而更符合科學研究的精神。應受批判的不是經反覆驗證的統計結果,而是少數不肖學者的資料造假。統計分析是一個客觀的工具,不客觀的往往是主觀的批判。

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不藏私分享:我的研究心法

耳鼻喉科  郭錦龍醫師

陽明大學腦科醫學博士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教育部審定助理教授
考選部特聘國家高考命題委員
英國期刊主編及美國期刊副主編
國軍桃園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在台北榮總住院醫師時期,對於學術研究,有著近乎瘋狂、癡迷的程度。談到論文寫作,更是廢寢忘食,即使在夢裡也在琢磨如何讓文句更精準地以英文表達出來。近年來更不吝於到許多醫院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但這一年來,因臨床業務繁忙,不得不婉拒幾家醫院以及台灣耳鼻喉科醫學會的演講邀請,對此深感遺憾與抱歉。未來或許無暇再以演講的方式分享研究心法,但又覺得過去所累積的實戰經驗是十多年來到處碰壁後,所領悟出來的寶貴教訓,倘若就此打住,著實可惜,益顯藏私。 

以下把2019年受邀到彰化秀傳醫院演講的實況錄影與投影片(主題:年輕醫生如何耕耘學術研究),與大家分享。個人摸索出來的方法學,那怕只能幫到幾位後輩晚生,讓他們少走一些冤枉路,吾心足矣。必須強調一點,個人的研究方法與寫作技巧不是最好的,也不見得適合每個人,更多前輩有更好的心法值得學習。在此只是拋磚引玉,期待年輕學者能有效、迅速地累積學術研究的第一桶金。若有謬誤之處,敬請前輩不吝指教。

此外,在短時間的演講當中,有些研究法則可能因為沒說清楚導致誤會。例如,演講中我想表達"學會統計軟體操作"的重要性,而不是強調找有意義P值的重要性,所以千萬不要誤會而陷入P值的迷思。其實使用「虛無假設顯著性檢定」的統計方法所得到的P值,本來就不一定可以發現科學事實的真相。很多時候臨床小樣本研究結果沒有統計顯著差異,但利用大樣本(例如:數萬到數十萬的樣本)卻發現P<0.05,這就是P值的陷阱。近年來更有雜誌不再刊登含有P值的研究論文,例如心理學雜誌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在2015年就宣布該期刊不再發表包含P值的論文,因為他們認為統計數據經常被用來支持低質量的研究結果。研究方法學的課程在博士班可能要花上一個學期修課,我在短短的幾十分鐘或許會讓新手產生誤解,所以還是要強調,我的用意是鼓勵新手"學會統計軟體操作"的重要性。

不過,對於P值的迷思與爭議,可以參考我下一篇文章的分析:P-hacking (P值駭客)